对父母的疏离感是怎样的体验?
对父母的疏离感,也就是从拒绝、排斥、反对父母这一套认知模式开始的。孩子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由于环境的变化,孩子对世界的看法跟父母之间存在差异性。这取决于父母的学习能力,以及接纳新事物的能力。如果父母能够跟得上社会的发展,这种差异性就会很小。如果父母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想法,那么这种差异性就会很大。孩子不认可父母的思想、信念、看法、态度、对世界的理解,但是无法完全离开父母独自生活,这就是疏离感的体验。
在个体早期经历中,由于无法完全离开父母,这种疏离感会受到压抑。个体意识到自己在各方面都不认同父母的想法,但是由于离不开父母的照顾,不得不压抑内心的疏离感。个体的疏离感一旦被压抑,就会影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个体本身如果想要成长,必然要用新的认知模式才能够适应新的环境。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得不疏离自己的父母。
【资料图】
为什么对父母的疏离,会产生诸多烦恼?
基于伦理方面的解释
由于伦理道德方面的规则,导致子女产生这样一种心理:如果跟父母的想法和信念不一致,就是违背伦理的表现。这意味着个体将要承受伦理方面的压力,导致个体面临诸多烦恼。受到传统伦理的影响,人们认为子女应该听从父母的话,这是对传统伦理的误解。孔子说过,孩子要敬重自己的父母。但是孔子也说过,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做到照顾、理解、包容,那么孩子可以离开父母,自己去异乡生活。孩子因为对父母的疏离感而产生的烦恼,其实是对传统伦理的误解。
基于认知威胁方面的解释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认知产生冲突之后,就会给彼此构成认知威胁。在认知威胁的作用下,父母与子女的观念会趋向完全相反的方向。本身个体可能还不那么坚信自己的观念,但是在认知威胁的作用下,导致个体愈发坚信自己的观念,来不及进行反思和校正。这就意味着,一种本能上向左的力量,与一种本能上向右的力量相互拉扯,导致个体产生诸多烦恼、困境和问题。
基于问题解决方面的解释
基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很容易判断出子女是正确的,还是父母是正确的。但是面对一些人生重大问题,比如生活目的、思想信念、态度等方面,父母跟子女的的不同看法,本身就是对子女成长的一种阻碍。因为对于个体的成长而言,需要一种一致性和统觉感。如果这种一致性和统觉感被打破,就会在个体的脑海中出现两种声音。每次面临选择的时候,个体脑海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导致个体进退两难。
对于同一问题,如果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解决方案,那么就会导致个体陷入困境之中。这就是为什么个体对于父母的疏离感,会产生诸多困境和问题。父母提供了一种,与个体截然相反的解决方法,导致个体不知道如何选择。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要么疏离父母;要么成为父母的影子,成为父母生命的延伸,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无论哪种选择,个体的成长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总而言之,个体成长比如面临对父母的疏离感,而疏离感必然产生诸多烦恼。只有当个体将烦恼解决掉的时候,才能够走向成熟。
下一篇:最后一页
【郑商所就纯碱、短纤、锰硅、硅铁、尿素及苹果期权合约征求意见】郑州
1、演员饰演角色陈小春陈梦吉佘诗曼纳兰菁菁谢天华方唐镜陈嘉仪徐丽嫦
金湾“绿能港”二期项目采用全球最大LNG储罐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今天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银香港(02388)在去年底获金管局批准启动数字人民币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
2023 7 380W实盘第57天获利:134 2W收益:167 75%今天早盘卖出$泰嘉股份(sz002843)$和$
【环球网报道见习记者徐嘉莅】据台湾中时新闻网2日报道,国民党前台北
警方通报“中国人民大学部分学生信息被非法获取”的情况:嫌疑人被刑拘
针对“中国人民大学部分学生信息被非法获取”的情况,海淀警方接到报警
《战斗之心:传承BattleheartLegacy》沿袭之前的游戏基因,但延续并不
X 关闭
心理学:人的成长过程,总是伴随着对父母的疏离感
2023爱心售报|自制爱心手牌,小报童“花样售报”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意思(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下一句是什么)_全球视点
嘉士伯新CEO将于9月1日上任
试驾广汽本田皓影插混,电力十足,又快又省
独特的千山,每一座山峰有自己的特点-每日聚焦
X 关闭